摘要:广西新闻网防城港7月26日讯(通讯员 黄琳琳 黄翔 黄笙)防城港市防城区致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文章,通过“内引外联”,提供“政策福利”,吸引企业在安置区“安家落户”,用活“家门口的工厂”,聚焦“搬得出”“稳得住”...
广西新闻网防城港7月26日讯(通讯员 黄琳琳 黄翔 黄笙)防城港市防城区致力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篇文章,通过“内引外联”,提供“政策福利”,吸引企业在安置区“安家落户”,用活“家门口的工厂”,聚焦“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为易地搬迁的脱贫户打造一个能够实现致富梦的平台,走出一条企业得效益、群众家门口增收致富“双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忙碌的车间。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黄琳琳 摄
走进防城区河西那里蒙安置小区的防城港山海边服装有限公司,此起彼伏的“哒哒哒”电动缝纫机声,回荡在明亮的制衣生产车间里。50余名工人正专心致志地忙碌着。剪裁、针车、缝制、熨烫……经过一道道工序后,一件件崭新的衣服成品由质检员检验和质量把关后,即可打包出库。
生产车间里除了努力工作的工人,最“吸睛”的便是“易地搬迁显真情,帮扶车间助民富”“巩固脱贫发展产业,精准到户引领脱贫”“脱贫不等不靠,致富敢闯敢冒”等大大小小20多条的横幅和标语。对此,该公司总经理邹书普是这样理解“横幅、标语有提振士气的作用,无形中鼓励工人只要踏实肯干,在家门口就业就能握住稳稳的幸福。”
据了解,防城港山海边服装有限公司是防城港市唯一一家集服装研发、设计、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一条龙生产企业。该公司于2018年7月19日成立,现有员工57人,其中吸纳脱贫人口43人。
工人们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广西新闻网通讯员 黄琳琳 摄
“我们这里是计件算工资的,多劳多得,订单多的时候,我一个月能拿到6000多元的工资”工人王小燕说。曾经,在搬进那里蒙安置小区前,王小燕从四川嫁到闭塞的滩营乡大部村,由于语言不通,又没有技术,她的生活天天围着灶台转,夜里时常对着泥砖瓦房叹气。照顾好3个孩子的同时,能住上楼房,“家门口就业”,是她遥不可及的梦。
搬进那里蒙安置小区后,防城港山海边服装公司免费给脱贫户培训5个月车间缝纫技术。2018年,王小燕走进了这个开在家门口的“扶贫车间”,做起了车衣女工,由于能吃苦,踏实肯干,很快就成为这里的技术骨干。越干越顺心的王小燕信心满满地说:“以前这里是‘扶贫车间’让我有了脱贫不返贫的底气,现在这里是‘致富车间’,让我对未来多了一份幸福生活的向往。”
“我家公今年91岁了,家婆也86岁了,现在,我在家能安心照顾老人和孩子的同时,还能上班挣钱养家,一个月有4000多元工资。”马秀凤说着说着红了眼眶。马秀凤一家原是居住在防城区大菉镇大菉村,丈夫在广东务工,靠丈夫一人的工资支撑不起全家的生活。而现在,她与丈夫都在安置小区找到了工作,她觉得生活越过越有奔头。
在那里蒙安置小区的防城港市翰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里同样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40多名工人有条不紊地在注塑、装配、搬运……“一个小时10元钱,1天工作八个小时,1天能挣80元,1个月我们还有4天周末双休,这份工作相对比较轻松,可以挣钱顾家两不误。”正在装配玩具的胡德芬笑着说。工作地点离家只有5分钟的路程,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收入,胡德芬对现在的工作很满意。
据了解,那里蒙安置小区共引进防城港山海边服装有限公司、防城港市翰威塑料制品有限公司、广西桂芙人调味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落户,共吸纳100多名群众“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
下一步,防城港市防城区将积极引导更多企业扎根农村,吸纳农村留守劳动力“在家门口就业”,扩宽村民增收渠道,让群众在生活条件上有“面子”,家庭收入有“里子”,共同绘就乡村振兴的幸福画卷。